Skip to main content

于三分之二的交际点,所观的同所想的

Written by 王一朝


自七月十九号开始的布朗夏校,在八月九号就要迎来告别。粗略地算一下时日,就不难发现,三分之二的时光已然逝去,剩下的一周也算不得多了。我是什么感觉呢?不舍?满足?或许都不是,又或许都是。在美国的两周时间里,所见的所思的所感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以至于我心中百味杂陈,竟不知是何滋味。

因有承上,才能启下。回首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对以后的期冀建立在对之前的清晰认知上。正值这三分之二的交际点,我想,是时候写些什么,来为这三分之二的旅程作个小结了。

从香港出发,历经十六小时的跋涉来到纽约,又坐着大巴车周转于茫无人烟的公路上,直到夜半时分才到达布朗大学。打那时起,一系列的课程,一系列的活动,不由分说地就向我们扑来了。这短短两周时间里,遇到的新奇的事和新鲜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国内,接受中国式教育的学生,每分每秒我都在刷新着自己对这个国家,这个世界的认知。可以说,纵使时间短暂,这次的夏校,彻底地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使得我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我所向往的世界。

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这里。我不喜欢这里的地广人稀,不喜欢这里的大而无当。美国虽好,却总是觉得空空落落的,缺了点什么,细细想来,或许是乡土人息吧。望不见神鸦社鼓,望不见人群攒动,于异国他乡的十字路口伫足东望,什么也看不到。在这片相隔万里的土地上,难免迷茫,难免落寞,难免惆怅。我对风说,这不是我的故乡,我眷恋着我的故乡。

但,我又隐约有些喜欢这里。在布朗大学的校园里,在罗德岛设计学院里,在我所到的许多地方,我见到了一些在中国难能寻得的景观。这里的天是蓝的,这里的水是清的,恍惚间我瞥见了,久远之前那未曾遭污玷的母亲河,那尚且可称如洗的乡野的碧空。但这都不紧要,紧要的是,我领会到了美国式的教育,那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同数千年前的某位圣贤的理念竟不谋而合。束缚更少,放手一搏的机会更多,每一个学生得到的自我塑就更多,我想,这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是我真正想要得到的教育。

所观的有好有坏,这是在踏出国门之前,未曾深料到的。无论是极力奉承还是刻意贬低,在亲身体验面前都作了飞灰,而客观的期望的苗芽,就从心田里蹿了出来。纵使不尽如意,纵使有所遗憾,但我仍不后悔,反而庆幸,数年之前的自己,能够选择这样一条道路,远赴重洋来到世界的另一端,放眼望去满是更为广袤无垠的苍穹。

我们所期望的是什么?我们所梦想的是什么?先人有云,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我们来到这里,究竟是为着什么?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更加体面更加有尊严?还是为了某个隐秘而伟大的复兴的梦想,不惜付出汗水?亦或只是,单纯地想让这个世界,因为自己变得不大一样?在这个国度的教育体系下,无论是何种的期盼都可以实现,这也是我们来到这里的最核心的原因。不同于在国内所受到的诸多所谓规矩的限制,梦想和才华于此被充分地尊重,我们可以恣意伸展自己梦与自由的翅膀,飞向九重云霄之上。

这,或许就是我,就是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在布朗大学的两周里,我们所窥伺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美妙的,充满生机的世界。自我们斩断儿女情长乡愁顾盼,迈向登机口的第一步时起,这个世界的大门,已然为我们敞开。依稀的我们像是百年之前,破浪扬帆的第一批华夏学子,带着对未知的憧憬和崇敬,驶向不知终点的远方。

于三分之二的交际点,所观的已经不少,所想的还会更多。剩下的时光纵然短暂,但想必会比已经历的更加炽热而灿烂。一路前行未曾停歇,却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确实地汲取了养分,助长了根须;实在没有理由不期待,在明天,开出尽态极妍的花,结出甘甜滋润的果。


 
 

2016 Brown Newsletter Group

主编:王一朝

副主编:丁凡凌

编辑:张尚毅、王仪然、季海杰、许贝宁、李沁怡、谢昕宇

Last edited by Wang Yichao
Original Post

Add Reply

Post
×
×
×
×
Link copied to your clipbo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