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非艺术生如何用“建筑作品集”敲开藤校大门?| 定制化申请案例解析

Original:  Ivy Labs  美国常春藤教育  5/11

看点 本文将通过分享优秀学生Julia的美本申请历程,逐步解析“定制化申请”。Julia在十一升十二年级的暑期与Ivy Labs签约。“案例解析”部分将先列出学生签约前的情况,再列出Ivy Labs导师的评估意见及处理方案,以便让读者了解申请中的重要思路。“家长心得”部分则将分享Julia妈妈对于申请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感想。文中插图均来源于Julia在申请中所提交的建筑作品集。

撰文 | Julia妈妈等        编辑 | 蔡珊妮

Julia作品 - "Isolating"(隔断):在这个交互式车站中,作者用一个个可移动的方柱状单元来组装成顶部,并将其与座位融合在一起;希望通过上下调节这些柱状单元,以最大限度的根据人们候车的需求来完成一系列的空间调整。

她高一第一次去数学建模社活动回来说:“妈妈,他们说的是中文可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呀。”可是因为感兴趣,因为热爱,女儿努力补习相关知识,然后和同学组团去比赛,到后来她高二去竞聘了数学建模社的社长。

——Julia妈妈

Julia作品 - "Fold & Unfold"(折与不折):纸经过反复折叠,可在形态上发挥出巨大的可能。作者看到构建家里空间的墙体是不可变的,而且很难因为功能的改变而发生调整。在该设计中,作者希望利用像中国纸扇一般的折叠方法,建立一个有趣、可变的空间。

Julia作品 - "Distorted"(扭曲的):作者某次去海边旅行时,感觉海浪的两端犹如被某种力量所驱动,这种驱动恰好围绕着一个圆展开:两个不同方向的力在圆的轨迹下互相作用,形成了海浪扭曲和卷曲的形态。在该设计中,作者试图模拟海浪的扭曲形变,并以此产生一个有趣的空间。

Julia作品 - "Bending"(弯曲的):该设计是以上“Distorted”的衍生项目。在该作品中,作者仅从单向的弯曲形变来构建空间,以便在实际建造过程中能更方便实施。该作品在学校艺术节时被放置于校园广场上。

Julia作品 - "Flexible Face"(可变面):该设计的想法源于奥地利某艺术家的大型室内装置作品,旨在探索如何实现可变面的空间形态。作者通过草图和过程模型来模拟这种可变面。可移动的三角块形成了多重支点,在移动的过程中形成不同层次的曲面。

在孩子升学阶段,我们和孩子面临过很多次选择。所有这些选择,只有少部分后来让人笃定选对了,大部分让人一直心怀忐忑。


孩子小时候,她的事都是我们在安排,她很少说“不”,我们的想法都能得到执行。上了中学以后,女儿更有主见了, 不愿意听我们唠叨,我们再也不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为女儿安排一切了。其实不光是孩子要成长,我们也需要成长,也需要反思,再也不能包办孩子的一切。我们要适应听到更多的“不”,我们要学会退后一步,看看放手后孩子能做到什么。


签约教育顾问就是我们和女儿的共同决定。此后,我们又一次面临选择:学业这样紧,孩子想学计算机专业,还要再冲 SAT、托福成绩,暑假还要去美国 Ivy Labs 的总部待在老师身边写文书;指导作品集的老师从没见过,不知道水平怎么样;作品集必须去深圳做,最少一个月时间……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不知怎样选才是正确的。爸爸、妈妈、奶奶、孩子,我们全家人商量了一次又一次,太难了!


在纠结了无数个夜晚后,我突然福至心灵,回归了选择的本质:这一切的主角是孩子,这种事情即使我们替孩子做了选择,最终完成这一切的主体还是孩子自己。我们一直教育孩子,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无论是来自父母的期待,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都无法持久地承受成长过程中的压力与煎熬。高薪、好就业不应是首选;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才应是人生目标。女儿小学时有一篇演讲,讲长大了要做什么,她说希望因为自己的存在和努力、世界变得更好,就是她长大要做的事。我非常认可。


我用这样高尚的理由成功“甩锅”,让女儿自己决定要不要做作品集、何时去考试、申报哪些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我就做好后勤工作就行了,缴考试费、租酒店、订机票啊什么的。所以,女儿拿到 offer 时,顾问老师让我和家长们分享一下经验,我第一时间回复老师,我觉得自己做的最好的就是没有拖孩子的后腿,做了个“懒”妈妈。

Julia作品 - "Vision Collector"(取景器):该设计基于作者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理解。中国山水画没有西方绘画中严格的“一点透视”,而采用“散点透视”(即存在多个透视焦点)。中国山水画往往是画家在游历山水之后、结合脑海中存留的印象而重新组织的空间画面。作者希望能通过利用了相机取景器的透视原理,设计一个可变的取景装置,完成多角度和不同景深的取景工作,尝试在现实场景下再现中国古代画家看风景的多重角度,再现古人绘画中的景观模式。

Add Comment

Comments (0)

×
×
×
×
Link copied to your clipbo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