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美国常春藤教育
- 近年来,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数量逐年增长,美国大学的生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 这是否意味着就读美国高中的中国学生的传统优势在逐渐消退?
美高留学是否还是明智的选择? -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美本申请,美高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早期规划,塑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2017年2月4日(周六),Ivy Labs(美国常春藤教育)创始人Alice Sun女士在波士顿高中教育家长群及美国常春藤教育微信课堂群里做了一场题为《美高学生的竞争力分析》的讲座。讲座不可谓不精彩,内容不可谓不丰富,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及好评。
现讲座内容经由波士顿高中教育(Ivy Labs微信群合作方)整理,将分三期与大家分享,第一期内容如下: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在美国读高中的学生与中国大陆的体制内高中的国际部、非体制内的国际学校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竞争优势和劣势。这些学生群体来自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背景,却怀着同一个目标,申请美国的本科。我们会通过2017届美本申请中国大陆各个中学的早申的录取结果来做分析。
可能在座的家长会问:我们怎样才能够了解到美国大学每年对这群中国学生的录取情况呢?其实很简单,可以上大学官网的国际学生办公室网站去查。很多美国名校,但不是所有的大学,都会公布该校国际学生每一年的早申和regular录取的情况,有的甚至会连续几十年做相关的数据统计。
另外,可以在Google查一下Common Dataset,这里面你可以查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和数据。和前几年一样,基本上每所名校2017年早申请阶段,都收到了破纪录的申请。可以说在中国学生的美本申请历史上,康奈尔大学是一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学,我们今天就康乃尔大学做为一个范例,来看看美国本科名校竞争的激烈性。
康奈尔大学20116年度的本科的学生的总人数是14566人,国际学生1554人,占总人数的10.7%。在康奈尔大学就读的中国本科生人数一共是498人。去掉转学生、Gap Year学生和延迟毕业的学生,大一到大四平均下来,每一个年级在康奈尔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大概是120人左右。
我们从数据可以看到,2008年以后,康奈尔大学招收中国学生的人数飞速增长。从2008年到2016年,每一年在读的中国本科生的人数的统计,从93人到130,到187人,到277、341、375、446、448,一直到2016年的498人。
可以看到过去的三、四年,中国学生美本申请人数增长真是爆炸似的,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推算,差不多康奈尔大学最近几年美本录取的中国学生数量是100人,甚至120人以上。因为还有很多的同学在RD阶段录取了,有可能不会去。
这个人数包括大陆以及美高中国籍的学生ED和RD的总数。另外我也想请大家关注一个数据,就是康奈尔大学来自于美国以外的教研人员里面,中国人占了很大的比重,人数最多。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数据呢?是因为他们大学招生审核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他们会邀请中国的教职人员帮助评估申请人。
因为他们相信中国的教职员工应该更多的了解中国高中的课程设置还有中国学生的一些特点。讲完了康奈尔大学这个特例以外,我们来再来看看2017美本整个其他美国的顶尖大学在中国大陆地区早申的录取的总体情况。
学校发的Offer数量肯定比入学人数要高一些,所以推算今年国内的康奈尔大学ED录取了53个人,根据每年ED阶段人数占总录取人数的比重,可以推算出来2017度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应该是120人以上。
从录取的总体情况来看,2017年顶尖学校一共录取了169人。其中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占总人数的63.3%。康奈尔大学录取了53名。其中有一名是我们长春藤教育的学生。西北大学在中国录取了27人,其中两名是长春藤教育的学生。芝加哥大学录取了27人,可以看到这三所大学占了63.3%。
从录取生源上看,84%的学生来自于公立学校。这些公立学校包含了人大附中、南外、北京四中等老牌学校。被录取的学生最多的学生中前10都为公立学校。民办的国际学校只占了12%,其中世界联合书院常熟校区表现极为良好的录取情况,有一名学生被哈佛大学录取,两名学生被杜克大学录取。其中杜克大学的一名学生是我们长春藤教育的学生。
我们从Offer的数量来看,美本录取有区域性偏好。今年北京又成为收获各大名校早申Offer的最大赢家。一共有50多个来自于北京的学生收到了顶尖学校的录取,上海以38个Offer的好成绩排在第二,江苏省作为中国内地的教育大省排在第三,也是很不错的成绩。其中仅南京一个城市便收获了19个Offer。
从这些数据得到的分析是,所在城市的经济越发达、教育水平越高,能进顶尖院校的概率越大。家庭财富总量和城市的区位一起决定了孩子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享受教育资源的规模,实际上美国本土也是一样的。
根据美国的相关调查。与SAT和ACT成绩最相关的变量就是家庭财富。研究表明来自于收入超过20万美金家庭的学生比贫困家庭学生的SAT成绩平均要高出400多分,因此当考试作为衡量入学的一个重要标准的时候,即使学生个人的努力达到最大的值,要想超越别人,只能是通过调动其他资源来实现。
我们再来看看北京、上海和广东省的各个中学的早申Offer的分布情况。从上面北京、上海和广东省的图表可以看出来,国内的传统名校最受顶尖学校青睐,比如说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复旦附中、上外附中、深圳中学和华南师大附中都收获了最佳的录取结果。
其次,提前收到Offer的学校来自于比较有名气的外国语中学或者是国际中学,比如说上海市外、上中国际、上海美国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等等,除了北上广的各大中学以外,南京今年也收获了非常可观的成绩。
南京一共收获了19个2017年的名校Offer。南京外国语学校获得了14个Offer,第二名是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收到4个Offer,金陵中学收到了一个Offer。从以上所有的这些数据和信息,我们总结一下,其实一个孩子的高中选择对申请顶尖名校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说选择国内传统的、体制内名校、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或者是国际学校。孩子的学术背景的其础比较牢固。而且北上广深、南京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资源和优越的城市教育资源也越来越丰富,生源也越来越优质。
刚才我们讨论了2017届美本申请中国大陆录取结果的分析。第二个部分我们来探讨下美高的学生、中国大陆的体制内的高中、体制内高中的国际部、非体制内的国际学校这些学生之间的竞争。
第一个部分的竞争,我们要讨论的是同地域校际竞争,从前面数据可以看到,藤校在中国大陆录取依然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几个传统的出国的、老牌重点中学,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师大附属中学、上外附中、南外、深中,他们学生的领先优势依旧明显。
在这些地区学校就读的申请学生,其实他们面临的是区域性的学生竞争,在自己的区域、在全省的区域、在全国的区域。尽管可能这些地方申请的范围和培训的信息资源很好,但是由于竞争过于集中、过于激烈,就会导致相同类似背景的学生很难脱颖而出。
这是同地域之间的校际竞争。第二部分是同一所学校的内部竞争。来自于这些出国热门学校的学生,在申请的时候面临的第一竞争,不止是地区竞争,而是同一所学校的内部竞争。比如说今年我们常春藤教育南外被康奈尔大学录取的这位学生。他和他的学长有很多很多的活动、比赛,他们是做为个团队一起来参加的。
比如说他们在学校的这个模联,从高一高二高三,他们一直是队长和副队长,他们一起参加的Debating代表中国队去德国参加比赛,他们俩也是一起去参加比赛的。他们哈佛峰会等等等等的一些课外活动,Fitting Bank的Project,都是他们两个人一起来参加的。
两个孩子其实在他们申请材料中有很多面临的相类似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孩子其实是直接的竞争对手。那我们在申请的过程中,让两位学生会避开申请的学校,我们的学生选择了康奈尔。他自己的同学选择了耶鲁大学,他们两人分别很幸运的被他们的早申都录取了。
所以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如何在校内竞争,能够获得优势是每一个优秀学生在申请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南京外国语学校其实是没有学校Counselor的,南外有个刘老师,他每一年都会把差不多最好的学生提前筛选出来,然后他跟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约定,就是他把控每一个学生的申请学校,他来平衡最顶尖的学生在校内的竞争。我们从这些Offer的数量
而且很难能可贵的是他让这些学长都会带下一届学生,比如说他既能做到同一个活动不是同一届的两个学生,而是跨届的学生。这种做法也是可以探讨的尝试。当然有时候,很多时候在同一个学校里面的学生需要在招生官面前体现不同的特点。
比如说通过你的申请文书和面试等软实力上,即使有一样的材料,但是通过软实力的展示,可以把自己的个性更好的表达出来。
我们再来看看,北京上海和广东省的各个中学的早申拿到Offer。除了区域和本学校之间的竞争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竞争是体制内学校的学生与体制内国际部的学生和国际课程学校学生的竞争。
因为国际化教育也随着留学潮的发展越来越火红了。在北上广深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我不晓得体制内的学校开始引入了这种国际化的课程或者直接去开办国际课程学校,他们瞄准了很早就放弃了高考机会的优秀学生。从统计数据来看,尽管体制内的高中所占的比重依然超过了半壁江山,但是真的不能小看这种国际部或者是国际课程学校学生的竞争力。
他们又很完善的英语学习的体系和海外留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学校在申请中,给与的资源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学生的家长也越来越愿意把孩子送到这种国际课程,为申请留学打下更有针对性的基础。有一个趋势是国际部或者是国际课程从初中升高中的录取分数,去年2016年是第一年开始,他们的分数超过了体制内的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
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很多很好的苗子被留在了国际部或者是国际课程,而有一部分被分化的尖子学生到了美高,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所有的国际部或者是国际课程的体系一般是分三种,一种是AP,或者是A Level或者是IB。在我们前面所看的这些数据里面,我们发现A Level的学生被顶尖大学录取处于劣势,反之IB课程为核心的越来越强。包括今年第一年才有毕业生的世界联合书院常熟区的UWC和上海包玉刚中学都是逆市上扬。
联合书院有一位同学被哈佛大学录取,两位同学被杜克大学录取,其中有一位是我们常春藤教育的学生。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IB也是一如既往的稳定、有很好的录取结果,所以说从这里来看,IB课程是目前在中国国际教育体系发展最快、受众最广、潜力最大的国际体系。
除了体制内学校学生和国际部国际课程学生的这种竞争,我们今天要讲的最大的一个重点是与美高学生的竞争。这是我们今天要花时间好好探讨的。与美高学生相比,在国内读高中的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其实具备很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第一,申请家长和学生的认知的理性或者是成熟度。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出国留学的一批学生或者在九十年代中的这些留学生,他们的子女现在或者是进了大学或者即将进入申请季,这批人整体的素质很高,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无论是从课程的规划、AP的设计、课外活动的安排、竞赛的准备、义工还是论文撰写等,都有大量的研究和自身的实战经验。
他们培养了大量的有十几门AP、获奖无数、体育音乐全面发展的超级牛蛙,这批家长真正懂得申请规划对学生来说的这种竞争优势。
比如说今年我们被耶鲁大学录取的学生,爸爸妈妈都是海龟,早申被西北大学入学的录取的学生,爸爸妈妈也是海归。后面的2017、2018、2019很多具有很强优势的这种学生家长,要不就是自己有留学经验,要不就是整体素质很高、注重子女教育、注重早期规划的这样一群家长。
当然,随着美国教学理念的不断普及,以及学生和家长对大学留学申请的不断了解,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家长非常的理性。第二点我们要讲的是SAT标准化考试方面,我觉得国内的学生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国内的培训班对试题研究和考试技巧的揣摩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相对来说,学生考试也容易获得远超本人实力的成绩。
而且即使新的SAT也在重复使用在美国地区的试卷,比如今年12月份的新SAT考试卷子就用了美国本土6月份的考试卷子。国内的学生备考的时间相对充足,有的学校甚至对申请出国留学学生,考前完全放开,允许学生请假在家复习考试。南京外国语学校是小高考完了以后,或者江苏省都是小高考完了以后,可以完全在家里去准备这些标准化考试。
师范大学附中实验的学生也是高二整个时间是自己自由支配的。在广州实验,广实也是高二基本上是把时间都放开给你的。所以相对来说,我觉得国内学生标化考试方面是有很大优势。
(未完待续)
收听讲座内容或者查看原文,可点击下面文章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