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美国常春藤教育学术总监林杰和大家分享他对家长执着追求名校的看法

014-04-27 林杰 外滩教育

今天,Ivylabs (美国常春藤教育)学术总监林杰和大家分享他对家长执着追求名校的看法。在林老师看来,成功和幸福并不与“技能”和学历成正比,幸福关乎孩子有没有找到技能与天赋的结合点,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并且愿意用一生的热情沉浸其中。   林杰曾是留美小留学生,先后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后在美国两所百年寄宿高中从事招生录取、英语教学以及和管理工作,任Ivylabs 学术总监,著有畅销书《我在美国当老师》。(回复“林老师”收看林杰专栏)

 

进入名校,意味着成功与幸福,这种单一的思维模式,造成很多人无法真正得到幸福   去年我参加北京鼎石国际学校的一次讲座,主讲人是美国一所顶级私立寄宿高中任职20多年后退休的一位校长,他的开场白是:“假设面对你的有两扇门:左边一扇打开之后,你的孩子保证能迈入哈佛,牛津这样的大学。另外一扇门打开之后,你的孩子保证能健康,快乐。然而你只能选其中一扇门,你会如何做选择?”多么美好的假设! 这个问题在理论上不难选择,但是在中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显得力不从心。

 

在过去的6年里,我有幸一对一近距离接触了将近500个家庭.尽管家庭背景极其多元,但是所有家长都有着共同的追求:给予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高度一致的目标,但是真正实现的,只在少数。究其根源,我们一直摆脱不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追求幸福的前提是名校,因为名校是成功的跳板,而成功终将带来幸福.我猜想市面上之所以涌现出各类关于名校录取的励志书籍,卖的应该就是这种联想。

 

我不仅仅会谨慎对待名校的营销噱头,今天更加斗胆尝试用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来展示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可靠性,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抉择地更轻松一些。假设我们随机挑选了4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学生。在这4位学生中,我武断地认为多年之后将有一半人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即成功率为50%. 虽然没有科学性的统计,但是从名校到成功50%的几率的假设应该是很大胆的。至于成功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同样的逻辑,我又一次大胆的假设在所有成功人士之中,有一半的人将获得幸福,幸福率为50%。两次大胆的跳跃,如果用图片来表示,其简单的数学逻辑如下:

 

显而易见,名校毕业到最终获得幸福的,成功率只有25%。虽然该数学表述粗糙,但是复杂的事情需要简单化,才能够看透现象了解本质。更何况每年有几百万高考大军和几十万出国留学军团,其实到最后进入真正名校的也只在少数人群。如果再考虑到名校每年走低的录取率,那么大部分人似乎就可以直接放弃追求 “幸福”了。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从名校到成功到“幸福”的思维方式是否合适所有人! 这个问题也暴露了我们社会存在的另外一个现实: 思维模式的单一性,以致造成大家做什么事情,所选择的途径很雷同。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研究到底是名校造就了成功还是成功人士造就了名校,结论是后者。既然我在这里质疑并鼓励“幸福”的另类思维方式,那么我就借题发挥,来分享我的校友,Jennifer Dulski的一次演讲,并画了一张图来呈现其精髓。

 

Jennifer Dulski 曾经是雅虎公司的高管,市场部的第二号人物,在有机会成为市场部一把手的时候,却毅然放弃。更令人费解的是她选择了降职一级到另一个部门去任职,但最终成为雅虎六大部门之一的主管。   这是一次非常勇敢的选择,而支撑她选择的是她在入职多年后对幸福的觉悟。Jennifer是在雅虎公司还不到400人规模的时候加入的(现规模1.2万)。她在市场部门摸打滚爬多年之后,终于到达了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就在这个时候,她决定放弃。看似乎简直是疯了!引用王安石的《题张司业诗》的一段:“看似寻常最奇崛”。我们若仔细品味Jennifer的经历,我倒觉得“看似奇崛最寻常”。我们众人何尝不是从小到大,一路快马加鞭,去追求远处那个闪亮的光环。但是真正离它一步之遥的时候,发现原来不如远处想象的那么美好。

 

这个时候每个人面临着两种选择:无奈接受它,并假装自己很幸福,或者改变方向,继续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Jennifer 她清楚地看到她的上级是非常享受自己的工作,而她仅仅是有能力而已,谈不上享受。两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找到了在技能和天赋之间最大的结合点。  

 

回顾我们在教育选择方面,往往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培养了技能,比如钢琴,奥数,画画,但是忽略了天赋。   前者可以培养,但是后者需要的是去挖掘和发现。我们一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培养外在的能力,同时又不肯花时间去认识自我。   后者难度更高,首先在于“自我认识”,无法具体化。我们往往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持怀疑或者避免态度。其次,就算我能够清晰认识自己,是否有勇气去接受真实的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想起当初自己在华尔街实习之后,毅然放弃金融职业发展;但转战工程之后,又发现对工程缺乏激情,但却发现自己的内心对教书充满热情。“自我认识”逐渐清晰,但是我迟疑再三,没有勇气去马上接受自己名校毕业,终将成为一名基础教育的老师。而我的经历,绝对不是个案。现实中众多精英固然掌握了很高的技能,取得了外人眼中的成功,但是心中感到幸福的不知道有多少,主要根源在于我们并没有把技能和最真实的自己结合在一起。   然而内心成长,自我认识,是终身之追求,最终目标是完全看明白自己并全然接受自己。影响我的有两位前辈:从事临终关怀的澳大利亚护士,Bronnie Ware和乔布斯。前者的畅销书,<<临终前最后悔的5件事>>和后者于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说,都谈到了死亡。   如Bronnie Ware在书中所透露,众多人在临终前的第一大遗憾是“I wish I’d had the courage to live life true to myself, not the life others expected of me.”粗略的翻译:我真希望自己有勇气过最真我的生活,而不是他人所希望的。而乔布斯更直接建议:面对死亡的最好办法,在活着的时候,找到自己的所爱,为自己的热爱付出每一天。   读完一本书,听过一次讲座,也许得到的仅仅是短暂的鼓舞和冲动,绝大数人很快会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虽然众人渴望幸福,但是最后真正获得幸福的只属于那些内心有勇气的人,而教育的一大作用就是燃起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团火焰。

Add Comment

Comments (0)

×
×
×
×
Link copied to your clipbo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