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美高家长说 | 第四期:张冬梅谈源于生活的教育契机

2017-07-20 Ivy Labs  美国常春藤教育

今年6月2日,受张冬梅女士一家邀请,我同往参加了她的女儿Sabrina的高中毕业典礼。在翩飞的洁白裙摆和歌声与鲜花的映衬下,每个年轻女孩儿都是那么自信,这样一幅勾勒出未来闪光的画面,令在场的所有人无法不动容。

三年前,在“女校”、“男校”的概念还令不少中国父母将信将疑时,张冬梅女士与先生便作出了一个前瞻性的家庭教育决策:考虑到女儿的个性特征和兴趣专长,他们决定送女儿Sabrina去美国康州一所知名女校就读10年级。Sabrina是个热爱艺术设计的孩子,今年,她被美国顶尖文理学院鲍登学院,和世界知名设计师的摇篮罗德岛设计学院同时录取。这两所学校均非国内人人追捧的综合性大学,但无论是鲍登学院崇尚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全才的教育理念,还是罗德岛设计学院对“学习型社区”的坚持,都契合了Sabrina兴趣学业兼顾的特点,而她升学路上富有个性的成功,则与家庭教育的理念息息相关。

张冬梅女士和先生笃信言传身教的理念,于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与先生既是教育者,又是一本不断更新的“教材”:家庭关系的和谐是教育;父母自身的生活状态是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话题是教育;家庭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是教育……

不少留学家庭的“留守父母”都面对着同样的困惑:当孩子前往海外读书后,囿于对美国教育认知的局限,与孩子的对话逐渐简化为“吃了吗”、“钱够吗”、“挺好的”。当“远在国内,如何继续陪伴孩子成长”成了隔海相望中的难题,有的父母选择延续国内中学的模式,对孩子进行密切关注和严格监护,有的父母学会了适度放手,鼓励孩子自主独立,学会为自己承担责任,而Sabrina的父母则决定不放弃参与孩子的成长,通过互动,从生活中发现教育的契机,帮助孩子确立目标、平衡爱好与学业,适时给予引导,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家庭教育。

以分享生活作为教育素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构建亲子对话的渠道,帮助孩子拓展视野、接触社会、吸收新知,即便远在海外,张冬梅女士仍继续扮演着女儿留学路上的引路人。

Add Comment

Comments (0)

×
×
×
×
Link copied to your clipboard.
×